"她没有丝毫犹豫,自掏腰包外出,为我买来牛奶和面包。那一刻,这份简单的食物不仅填饱了我的肚子,更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穿透了我因病痛而阴霾密布的内心"
近日,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经由县长信箱转至蓬溪县卫生健康局,85岁的患者李先生用颤抖的笔触,记录下自己在蓬溪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住院期间的感人经历,字里行间流淌着对主治医师刘春梅的深切感激,更折射出医患之间最温暖的底色。
当晨光再次洒向耳鼻喉科诊室,刘春梅医生依然步履匆匆,白大褂口袋里除了听诊器,还装着患者悄悄塞的润喉糖——这是属于医者的甜蜜勋章。
家属在外地,病房里的“临时家人”是谁?一通电话揭开暖心真相
日前,蓬溪县人民医院办公室接连收到一份特殊的快递和一通满含深情的电话——患者家属徐女士从千里之外寄来一面锦旗,并致电医院,对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龙医生表达由衷感激。
据悉,徐女士的父亲蒋先生因病情需要在我院住院治疗。由于子女长期在外地工作,老人住院期间生活多有不便。主管医生陈龙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主动关注老人的生活需求,从日常用药指导到饮食起居细节,均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徐女士表示:“陈医生不仅医术高超,治愈了我父亲的疾病,更用耐心和细心让我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即便我们无法陪在父亲身边,也因他的负责与关爱而感到安心。”
因身在外地无法当面致谢,徐女士特意定制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这份跨越山海的谢意,不仅是对陈龙医生个人职业素养的肯定,更是对我院“以患者为中心”服务理念的认可。
当泡面香气漫过急诊科的长廊:一场深夜"爱心投喂"的温情定格
近日,蓬溪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向洪涛的暖心举动引发关注。患者及家属的真诚感谢和医院的高度赞扬,让这看似平凡的善举成为医患温情的生动注脚。
据了解,大概在一个多月前的深夜,两名患者因身体不适前往医院急诊科就诊。在诊疗过程中,值班护士向洪涛偶然得知患者因匆忙就医未吃晚餐,加之深夜医院食堂及周边商铺均已关闭,两人饥肠辘辘、体力不支。向洪涛立即返回值班室,将原本为自己准备的方便面冲泡好送至患者手中。
热腾腾的泡面不仅缓解了患者的饥饿,更让身处病痛中的他们感受到关怀与温暖。向洪涛的这一举动看似微小,却生动诠释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的职业精神在他身上具象化。
面对赞誉,向洪涛谦虚表示:“当时看到患者又饿又难受,没多想就把自己的泡面送过去了。这是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换作其他同事也会这么做。”在他看来,医护人员不仅要治病,更要“疗心”,而这份责任感已融入急诊科团队的日常工作中。
在医疗工作中,精湛的技术与温暖的关怀从来不是单选题。向洪涛的暖心之举,既是个人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蓬溪县人民医院深耕优质服务的缩影。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效率革命”为驱动,不断提高医院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及满意度,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